五行养生养生妙法:中庸之道,长寿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行为准则,提倡待人接物要不偏不倚、调和折中,以中为度,以中为德。中庸就是以中为用,把中道应用到社会行为中,应用到日常生活中。可以说中庸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以这种思想为主... 02月21日 65 评论 阅读全文
经典导读经典导读:洗髓经直解 [导读]易筋者,改变筋骨,健身也;洗髓者,洗心涤虑,修性也。相传,《易筋》、《洗髓》两本经帖,为达摩西去时所留,《易筋经》留镇少林,《洗髓经》随慧可云游山水。由于两部经典传承极密,所以其真正出处,历来... 10月27日 440 评论 阅读全文
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习近平: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。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、“伊儒会通”,到近代以来的“西学东渐”、新文化运动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,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... 05月16日 598 评论 阅读全文
文化传承优智教育:读书的十大好处 程子说: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五者,废其一,非学也。”就是说这五个方面,有一项没有做好,也成就不了学问。尤其是博学排在首位,博学就是做学问的前提。鲁迅先生也说过:“读书无嗜好,就能尽其多。不先... 04月23日 266 评论 阅读全文
文化传承联播+|传续中华民族精神命脉 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,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。”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,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... 09月20日 561 评论 阅读全文
文化传承习近平给《文史哲》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 《文史哲》编辑部的同志们: 你们好!来信收悉。《文史哲》创刊70年来,在党的领导下,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、薪火相传,在弘扬中华文明、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在国内外赢得一定声誉,你们付出的努力... 05月13日 825 评论 阅读全文
文化传承神话中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神话作为产生于人类早期的重要文化遗产,在世世代代的文化传承特别是民间的口耳相传中生生不息,不仅表达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记忆,而且在承载优秀文化传统和培育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对具有... 04月10日 1,438 评论 阅读全文
文化传承五行思维:国家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6月19日,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基地遴选工作会议召开。会上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,经过拔尖计划1.0的探索积累,拔尖计划2.0在人才选择上要把握4个字:选、寻、留、创。选:... 06月28日 745 评论 阅读全文
丹道阐微丹道阐微:黄老内丹筑基训练指要 内丹修炼是中华文化实证实修的智慧结晶,也是解决哲学中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最佳途径。如果从黄帝问道广成子算起,已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程。直到东汉时期,黄老学派在发展黄帝、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与谶纬之说相结合,逐步... 08月21日 2,260 评论 阅读全文
文化传承优智教育:快速阅读与映像记忆训练 快速阅读与映像记忆训练,是现代脑科学开发与五行全息理论的应用实践,是大脑智力进一步获得提升的方法和手段。纵观历史,那些在科学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艺术等领域获得重大成就的人士,无不是智力超乎常人的人。进一... 08月21日 1,958 评论 阅读全文
文化传承五行思维:尊师重道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作为四大古文明之一,是唯一一个能够延绵五千多年,源流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。中华文化不但塑造了东方这片热土上的中华民族,她更是在一些历史时期引领了世界文化的发展。不但亚洲地区的一些国... 08月21日 1,213 评论 阅读全文
禅韵丹心五行学堂赋 曾经为命运呐喊, 苦苦追寻易学的真谛,祈望抓住改变命运的法柄; 曾经为人生嘶鸣, 探索天地人之间的千丝万楼,试图理出清晰的脉络, 为生命的升华,劈荆出一条洒满阳光的捷径。 几度苍匆起伏,五十载春夏秋冬... 08月20日 1,036 评论 阅读全文